石墨產業
石墨介紹
石墨是碳元素的結晶礦物,每個碳原子的周邊連結著另外三個碳原子(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個六邊形)以共價健結合,構成共價分子。由于每個碳原子均會放出一個電子,那些電子能夠自由移動,因此石墨屬于導電體,是一種非金屬礦產資源。
石墨加工簡圖
石墨應用
公司概況
集安市財源興達選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,位于集安市財源鎮財源村,是國內大型石墨開采、生產加工企業。 2015年10月,由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控股,注冊資本金1億元。目前公司可年產中碳石墨2萬噸,年產值約1.5億元。
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高純石墨的研發與生產,目前已擁有120項關于石墨產業的技術專利和設備專利,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,已形成一個從石墨礦開采,到高純石墨生產,再到石墨制品以及碳素材料生產的石墨產業集群,力爭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石墨企業,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。
歷史沿革
項目背景
隨著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、環保政策、能源政策的出臺,鑒于當前世界資源與環境的嚴峻形勢,公司從現有掌握的石墨、硅藻土等礦產資源入手,加大科研投入,延長石墨、硅藻土產業鏈,提高附加值 ,制定了一條“從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”的戰略發展路線。
資源分布
國際石墨礦資源分布情況
世界大、中型石墨礦床主要集中在中國、印度、巴西、捷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。截至2017年,中國晶質石墨儲量占全球晶質石墨儲量的70%。
國內石墨礦資源分布情況
我國石墨資源分布廣泛,在多省都有分布,鱗片石墨主要分布在黑龍江雞西和蘿北,內蒙古興和湖北宜昌,四川攀枝花,山東南墅,吉林通化。
公司石墨資源情況
公司擁有石墨礦權17個,現礦山保有石墨地質儲量約3.5億噸,遠景儲量5億噸以上,大片率在己知國內同類礦中含量最高。高純石墨選礦生產線全部達產后,其產量在全國高純石墨產量的首位。
礦區特點
核心競爭力
資源競爭力
公司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晶質(鱗片狀)石墨礦,礦石品級好,石墨含量平均3.5%左右,大鱗片(+100目)占80%以上,是生產高純石墨及石墨烯的主要原料,保有儲量石墨量1000萬噸,遠景儲量可達2000萬噸。
技術競爭力
公司與蘇州中材非金屬工業設計研究院、日本株式會社WI CAPITAL、臺灣安炬科技有限公司、中國烯谷等公司開展技術合作,現擁有單層石墨的制備方法、納米石墨片結構等120項發明專利。
成本競爭力
預計使用專利生產石墨烯的成本僅為現有市場其他技術生產成本的20%左右。
人才競爭力
在研發方面,公司擁有由世界頂級專家吳以舜教授組成的強大顧問團隊;在企業管理方面,擁有一個由高學歷、經驗豐富的精英組成的管理團隊。
項目介紹
東北亞集團現有日處理3000噸石墨礦石選廠已投入使用3年,16.5萬噸深加工生產車間已建成,預計2018年6月上旬投入使用,現庫存有固定碳含量為95%的石墨精粉8萬噸,能夠滿足深加工車間的前期運行。另新建日處理10000噸石墨礦石的選廠正在籌建當中,落成后將形成采礦、選礦、深加工一體化生產線。
生產線優勢
生產規模居世界首位
一般的深加工規模在2萬噸/年左右。國內深加工大鱗片石墨產量在1.5萬噸/年左右。
節能環保
深加工生產線無廢水排放,全部回收利用。粉塵、煙氣等經過環保處理后,全部優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。
技術先進
采用技術先進的酸堿法進行生產,能夠保證產品質量,穩定性高。
設備先進
深加工生產線設備先進,單臺處理量大。
產品方案
產品售價
根據市場分析,石墨精加工項目前景良好,現根據2017年最新市場價格確定銷售收入如下表:
市場前景
石墨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,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,已經成為一種戰略控制資源。美、俄、英、德等國均將石墨作為戰略資源予以儲備,限制其開采,轉而從中國等國家低價進口。為此對石墨資源進行整合,合理、有序、適度的開發,提高產品附加值,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。
近年來,石墨作為燃料電池、鋰離子電池、超級電容器等新型高效能源器件生產的輔助原料,得到新的廣泛應用。由于國內外石墨深加工產品市場需求増長勢頭不減,價格逐步提高,一些國際大公司高度關注我國石墨深加工產品的市場和優質資源。世界各國對石墨深加工產品
的需求不斷增加,未來石墨消費的主要增長領域是高技術產業,如光伏、半導體材料領域、鋰電池、燃料電池等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