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達鐵路
長春(開安)至西巴彥花鐵路項目是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項目,也是國家發改委在基礎設施等領域首批推出的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營運的示范項目。
該線路是一條以蒙東煤炭運輸為主、兼顧沿線地區其他貨運和客運的區域資源開發性鐵路,是進一步實施國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的重要物流通道。
項目法人單位吉林長達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23日,注冊資本494,000萬元。股東結構為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%、吉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0%、吉林市鐵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持股25%,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%。
線路位置
線路東起長春市農安縣,向西經松原市長嶺縣,然后折向西北依次經過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西部、乾安縣西部、白城市通榆縣東北部,在洮南市黑水鎮引入平齊鐵路黑水站,出黑水站后向西經洮南市、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、科爾沁右翼中旗至線路終點通霍鐵路西巴彥花站(新設接軌站)。
技術標準
路徑比較
目前吉林省哈大線以西東西線鐵路通路主要有由長白線、白阿線等組成的北通路和由平齊線、大鄭線、通霍線組成的南通路,長西鐵路的建設將構成介于兩個通路間的新的東西向鐵路。由路徑比較可知:由霍林河至長春,經本線為最短路徑,較經南通路運距縮短148公里、較經北通路縮短74公里;由霍林河至鄭家屯經通霍-長西-平齊線為最短路徑,較南通路節省9公里。
項目建設意
保障吉林省能源供給安全
填補沿線地區鐵路空白,帶動沿線地方經濟發展
打開蒙東煤炭東運最便捷的新通路
縮短內蒙東部地區與吉林中東部地區的運輸距離,完善區域鐵路網
創新鐵路經營管理方式
項目建成后,公司將創新傳統的鐵路經營管理方式,建設和發展沿線綜合物流園區,實現物流配載、倉儲配送、物流金融乃至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功能,通過“物貿一體化”的全過程物流服務,降低沿線地方物流成本。同時,對鐵路站場及毗鄰地區范圍內的土地實施綜合開發利用,重點開發鄧家屯、長嶺、鴻興東和突泉的綜合服務項目,包括煤炭商貿和洗選加工、糧油商貿及生產加工等。通過自主定價、快速營銷等方案競爭物流市場,促進沿線地方經濟發展,為沿線人民增福祉,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優質的生態產品,共享鐵路發展帶來的成果。
批復文件